照此时崇祯皇帝宣布的规则, 那么大明朝政一品的官员,月俸是87石, 年俸则为1044石。折合银,月薪为8.7两,算年薪的话就是104.4两。
而宋应星的年薪是多少?
十万两之多!
虽然宋应星的是爵位,高于一品,可这中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也难怪大明年轻官员,觉得自己学格物学也行的那些,都会弃官不做了。
此时,崇祯皇帝接着在那宣布道:“第三,如今的俸禄数额,以后便是基本俸禄。另外还设官位俸禄,也就是做什么官,便能再得对应官职的俸禄。至于大明各个官职的俸禄多少,等回头再公布。”
听到这话,文武官员一個个欢喜的同时也很稀奇,竟然还有官位俸禄!
这个要是后世看来的话,其实就很简单了。品级俸禄,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基本工资;官位俸禄,就是后世的岗位工资了。
不用说,这就是刘伟超根据后世的工资明细给出的建议。
不过,你要说这个有多创新的话,其实也没有。古代的时候,有些官封了好几个头衔,其实就是多领几份俸禄,和这个很类似。
但是,古代那种,也就高级官员能受惠;而刘伟超给出的建议,大明所有的官员体系都能明确受惠了。
此时,崇祯皇帝这边还没完,又继续说道:“另外,为鼓励朝廷官员到穷困地区为官,俸禄中再增设补贴一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去西南为官,便可领取补贴;离开西南,则补贴取消。补贴数额,也会在之后再行公布。”
自古以来的官员,没有几个愿意去穷困地方为官;吏部选派官员的时候,如果知道要被派去穷困地方为官,甚至有不少人是宁可弃官不做的。
如今西南那边改土归流,将来又有改牧归流,如果不从政策上给予鼓励,显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的。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这样的官员,除了有补贴之外,还会有提拔优先的激励。不过此时是在说俸禄,他便没提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