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和粮草物资,不得阻拦。
当然,这些约定的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都是指目前还在建虏控制下的那些地方,已经被倭国接手的,就不包含在内了。
就在当天下午,皇宫广场上,临时划出一块场地,用作比武场地。
之所以这么急着比试,还是因为建虏不讲理,还在偷偷地迁移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被一路过来的倭人代表发现了。
另外,倭人代表这边,也怕不适应辽东的气候,又担心在辽东的吃喝会有问题,因此尽量速战速决。
皇宫内的比武,一般人都没资格观战,只有建虏高层才有这个资格。
福临小皇帝在场,布木布泰也戴了面纱陪着。还有多尔衮、代善、豪格和多铎就不用说了,洪承畴也在。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天的尾巴,天气倒也还可以,不是很燥热。
沈阳这边的风,也没有倭国的风大。
倭人这边派出一人出场,有一点特别的是,这个人是用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
倭人这边自然不会介绍说这个人是谁,擅长什么,有什么名气之类的;
但是,郑芝龙却是知道,从这人用刀的特点看,该是倭国非常有名的武士宫本武藏创建的二天一流的武士。这个人,很可能是宫本武藏的高徒。
此时的宫本武藏,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份一命呜呼的。但是,因为蝴蝶效应之下,倭国的历史已经改变,他还没死,但也是六十二岁的年龄,因此没有赶来辽东,派过来的人,是他的得意门徒之一,寺尾求马助信行。
建虏这边,对于出战人选,也是慎重考虑过的,最终派出了彰库,崇德三年封得巴图鲁。
建虏的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获赐巴图鲁名号的,在努尔哈赤时期共有6人,皇太极时期共17人。
这时候的巴图鲁,还是比较纯粹的,就是作战勇猛的勇士。满清到了后来,也给文官统帅封这个,就不再达标巴图鲁就是武力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