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的话,那就等于是在大明身上的寄生虫,一样会让大明生病的。可你要动勋贵的话,影响就不是养猪一样的藩王可比的。你现在军中将领,可也都有勋贵的,对不对?”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果然转怒为喜,立刻点头,恨不得刘伟超一口气把他的想法说完,连忙催着刘伟超说道:“对对对,你继续,朕听听!”
大明王朝要想长长久久,不说以后,就以前大明两百七十多年的时间,藩王从开国之初到崇祯年间,早已不堪重负。
这个不堪重负,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都已经到了朝廷耍赖,不给宗室入族谱,拖欠俸禄等等普通人都觉得羞耻的事情都能做出来了。
在听取了刘伟超的建议之后,崇祯皇帝下定了决心,要把藩王都封到海外去。
对于这个事情,只要皇家肯拉下脸面,其实也没有太多难度。
因为藩王就是刀板上的鱼肉,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只能任由朝廷宰割的。
可和藩王世袭差不多的,如果要动世袭的勋贵,那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勋贵,说到底是武夫的最高追求目标。军队打仗,从军,不就是想要封侯荫子么?
如果要动这个勋贵制度,不但涉及到现有的勋贵,而且还会关系到军中有希望成为勋贵的那些将领。而这些将领,一般来说,都是实权将领,手中握有兵权的。
之前的时候,当崇祯皇帝知道大明亡国的时候,大部分勋贵都是投降,就有过对勋贵不满的心思。后来出了成国公之案之后,就更是对勋贵不满了。
但是,那个时候,他也只能想想,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时,按照刘伟超的说法,似乎是可以动这个勋贵制度了,崇祯皇帝当然就高兴了。
这不,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如果说,只是一个,两个勋贵犯错,那不能说明什么;可是,要是非常多的勋贵都出了问题,那就可以说明,勋贵这个制度的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南京那么多的勋贵一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