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娶个督军做老婆 > 第117章 游说乔家 上

第117章 游说乔家 上(4 / 5)

商人,就更无可能改变局面了,不过,我们完全可以跳出山陕两地,到唐努乌梁海去置地、种粮,以备不时之需”

“嗨,这事,前次马年夜掌柜也写信回来了,不可。”

“为什么不可?唐努乌梁海盆地之肥饶不下关中,灌溉也极为便当,很是适合于种植麦、苞谷、高梁、土豆、地瓜等农作物固然,眼下的唐努乌梁海盆地还是一片荒原,可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开垦起来也是很快的,不出两年,就能成为漠北粮仓”

“人手倒不是什么年夜问题,咱们山西历来人多地少,许多人为了半分地就能背井离乡远走口外,去唐努乌梁海也不过是多走千里路罢了,可问题是,唐努乌梁海种出来的粮食,要想运回山陕,那得付出多年夜价格?别到时候粮食是种出来了,可比及运回山陕时,最糙的粗粮都已经比本地产的精粮要贵了。”

乔映霞的顾虑绝非过剩,而是现实的难题。

年夜清国的税卡厘局其实跟后世的公路收费站是一样的,基本上所有的水旱码头、关隘要道、县府交界全都设有八旗、绿营的税卡厘局,这些八旗绿营兵可不管运输的是奢侈品还是救人的粮食,只要没有官府出具的免税证明,厘金那是照收不误的。

而唐努乌梁海的粮食要想运回关中或山西,不但需要耗费年夜量的人力、畜力,沿途更需要经过数以百计的税卡厘局,山西商人是不成能赔钱种粮的,最后这些费用都是要加到粮价上面去的,结果就呈现乔映霞所的,唐努粗粮要比本地细粮贵的尴尬局面了。

换句话,在唐努乌梁海置地种粮根本就无利可图,精明的晋商自然不干。

不过,二少既然敢专程前来乔家堡当客,自然是已经有了万全考虑,当下又道:“映霞兄,在唐努乌梁海置地种粮,其实不料味着就一定要卖粮吧?我们为什么不克不及在本地办几个酒厂,将粮食酿成高梁酒、汾酒、西凤酒甚至是伏特加,然后再销售各地呢?”

“咦,酿酒?”乔映霞不由怦然心动,酒历来就是奢侈品,酿一斤酒足

最新小说: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嫂嫂请住口,恶贯满盈不是我!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