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劳工们的午餐,是由赵阳提供的。
他给每个人安排的补给是,一包压缩饼干,一瓶饮用水,还有一罐肉罐头。至于那名立了功的、会拆卸汽车的劳工,以及在劳工中影响力较高,态度又比较配合的刘凯龙,则在此基础上,额外得到了一罐蔬菜罐头和一罐水果罐头,提高了副食的丰富性。
至于他自己和始终跟在身边的白敏,还有列兵们,则也每人分配了一份与其相同的配给。
在这样的一份配给,食物种类已经够丰富了,足以满足人的日常需求,而且再复杂再高级的食物,也不是现在的军备工厂所能生产出来的。
这种分配规则还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注意到赵阳和列兵们都在和自己吃着相同的东西,目前唯二两个得到提拔的劳工,都觉得沾沾自喜,像是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特权,迈入了更高的层次一样。
其实,在军备工厂中,食物的相对价值都很廉价。
要让所有人都得到相同的配给,仅仅会多消耗一丁点资源。
赵阳是特地这么安排的。
他之所以要故意降低伙食标准,让劳工们只能吃饱,不能吃好,就是为了刻意的在新秩序中制造出鲜明的等级区分来,给他们提供努力工作的动力。当然,新秩序中的阶级制度,说到底,不过是“对赵阳忠诚或对赵阳有用的人待遇高,其余人待遇差”而已。
填饱了肚子,在午后的阳光下休息了一会,赵阳算了一笔账。
总共36名劳工,算上待遇提高了的那个,每天需要支付的报酬是1090元新币,约合10.9点资源。而他们每天吃掉的食物,算上两个伙食待遇比较高的,按照一天两餐计算,总价值3904元新币,约合39.04点资源。这样一来,让36名劳工们出来劳动,每天需要消耗49.94点资源,还不到一名列兵的**价值。
要知道,就算是会遗留下小半个车身的不完全回收,每辆汽车,都能给赵阳带来50点资源左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