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不到咱们,那咱们还折腾个什么劲?哪怕自二战结束到现在的70多年以来,“修宪”这件事一直都是日本自民党内“非主流保守派”(鹰派)等派别政治家以及其他在野党内右翼势力和持有军国主义思想的政客们的“夙愿”。
众所周知,日本现行宪法(又称和平宪法)是美国人的“杰作”,也是当年日本首相吉田茂痛苦与聪明的“抉择”,它是罗斯福与邱吉尔商议后作出的对“好战国”日本的惩戒与制约,也是吉田茂等政治家苦思冥想后为战败日本寻找的一条“生路”,日本用丧失部分主权的代价换回了和平环境下的经济高速发展。广大日本人民痛定思痛后赞成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修宪派对丧失防卫权耿耿于怀。
岸信介是反“吉田路线”(即“战后体制”)的急先锋,他否定“旧安保”,坚持搞“新安保”,其建立“独立国家体制”的未了心愿而今正由他的后辈推进。安倍晋三上台后虽然认为需要大力发展中日关系,但他当时的政治口号就是“摆脱战后体制”。
所谓“修宪”,其核心是要修改现行日本宪法第九条,特别是其中有关“不保持陆海空军以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的内容。安倍晋三在成为日本首相后,某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在谈到修宪的三个理由时曾经说说:“第一,现行宪法的制定过程有问题,它是日本被占领时制定的宪法,因此不属于‘自主宪法’。第二,该宪法实施70载,已与时代不符,尤以第九条为典型。第三,亲手制定国家根本大法的决心与意志体现了开拓新时代的精神。”
对于修改这部和平宪法,日本右翼势力和那些持着军国主义思想的政客们其实是一直都不曾死心的,可以说修宪一直都是日本政界的一项“光荣传统”,以至于那一届内阁如果在任期间不提出修改“和平宪法”,都会被人认为是很失败。而早在1963年,日本宪法调查会又提出《修改宪法的方向》,为修宪大造舆论。当时,为配合右翼修宪的行径,日本内阁也频频发表否定“和平宪法”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