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完全是一副严谨商人的作风,这也是王家一贯的对外风格,当初王海冬在苏州向王家进货也是被对方的做法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又遇到个被穿越的倒霉鬼呢。
朱绥端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口,摇了摇头道:“王老弟何必这么着急,王会长舟车劳顿喝上两杯再谈也不晚嘛!”
“哼!还是先把正事办妥为好,王家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更何况朱兄在码头可是比我们都着急,此时却拖延起来不知是何意思?”这位王先生却没有卖朱绥的帐,口中的话简直就在说,你们在码头已经不知道谈好了什么,自然是不会着急。
“咳咳……两位息怒息怒,这工事自然要谈,当然酒也要喝,来王某人在这里敬诸位一杯。”说完端起杯子就往最忌嘴里灌去,反正他身体比大象还壮,几杯浊酒还真不算事。
朱家代表朝廷,不过王家更是传统江南势力,江南出什么?没错正是才子,王家在官场上的势力庞大,完全不惧怕朱家背后的皇帝老儿。
而李家的势力却是传统军方势力,如果真要放在台面上比起底蕴,王家可比他们强势的多。
王海冬虽然不用讨好他们,可毕竟欠着人家的债务,如果气氛缓和自然能够拖延个一段时间,等他手头上的资金充裕后,偿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此时一番唇枪舌剑,搞得气氛尴尬麻烦的还是他自己。
王海冬的主动敬酒,倒的确让两人缓和了争锋相对的情绪,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相遇,不差这一时半会。
喝完酒后那位王先生却又恢复了原状,继续把拉起他心中的算盘说道:“223%占有率,按照三家划分后折价72万8千2oo金币,每1%占有率,平均价32663677金币,至于码头产业分配,按照协议则是以占有率平均分配,王家为会长垫付资金222113金币,占总额的68%。”
好比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王家这位把一连串数字毫无差错地报了出来,王海冬却头痛得很,没有三无女在一旁王海冬根本算不清对方说的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