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忽然想起后世有名的乾隆皇帝,他最喜四处留诗,曾在燕子矶也留下了好几首诗,周瑜想起其中的一句,便随口吟道:“一峰飞插长江里,其势翩翩如燕子。”
孙邵拍手道:“好诗啊好诗,主公的文采果然过人,佩服佩服。”
“普普通通的诗句,何以如此自得?”这时忽听得众人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宏亮的声音。众人忙回头去看,只见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文士,骨骼清瘦,头戴鹅冠,身穿儒衫,正望着他们在笑。
孙邵一见那人,脸上露出喜色,忙走到那人身前,躬身施礼道:“拜见子布先生~~”
周瑜一听,子布?不就是张昭的字么?心念一转之间,他的身形已经迅速漂移到了张昭的面前,施礼道:“晚辈庐江周瑜,拜见先生!”
张昭突觉得眼前一花,面前便多了一个笑容满面的英俊小伙,心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人的武功不低啊。
待得张昭听到周瑜报出自己的姓名,更是吃惊,他和张纮二人虽结庐在此,却是十分关注整个局势的变化,他们的门生弟子也时常传递些消息过来,因此江东周郎的名头是早就有所听闻的,只是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么个年轻英挺的帅气青年就是周瑜,他也太年轻了,嘴上无毛,办事还牢靠么?
心中虽然如此想,表面上张昭还是做出些恭敬的样子,毕竟周瑜如今已是庐江、丹阳两郡之主,又是世家大族,论身份地位,较之自己那是高了许多。
众人寒暄完毕,张昭出于礼貌,便引着众人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山回路转,行不多远,周瑜等人便看到有一处洞穴,洞口甚大,洞前的土地上栽种着几树梅花,如今开得正艳,粉嘟嘟的十分养眼。
张昭介绍道:“这里便是张纮张子纲先生的住所。这山**有十二处洞穴,只有三处洞穴较大可以住人。这个洞穴是最大的,名为三台洞。我住的离此不远,比三台洞略小些,名为二台洞。”
说罢,张昭高声喊了几声:“子纲先生~~子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