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同负责修缮这座小庙的建筑工人交谈,木成林得知这里原本才是鹿城西城土地庙的真正旧址,听说这里之前一共有大殿三座,各式厢房几十间,是整个塞北地区最大的土地庙,每年二月二来这里参加庙会祭拜土地爷的人多达几万人。
可惜,就是这样一座大庙在“特殊时期”时期被当为“四旧”给捣毁了,只剩下这么一座小屋和几尊残破的泥塑了。随着华夏“改革开放”和强调信仰自由以后,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鹿城西*城*区的土地庙则是西*城*区政府借着国家前几年恢复重建古建筑这股东风重建的,而这座小庙虽然破旧,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而被保留了下来。
这段时间鹿城多雨,小庙由于年久失修,最终到了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了,所以西*城*区政府进行了紧急修缮,至于原本庙里的几尊残破的泥塑由于年代实在太久远了,而且破损的实在太厉害了,所以西*城*区政府指示负责修缮庙宇的建筑公司将那些残破的泥塑自行处理掉,然后换一批全新的泥塑。
泥庙里的泥塑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由于破损的实在太厉害,而且泥塑身上的油彩也一点都没有了,已经算不上文物了,所以建筑公司随意将它们扔在了破砖瓦砾堆里,准备当做建筑垃圾处理。
随意找了个借口,以一包黄鹤楼香烟为代价,木成林将那半尊泥塑要了过来。
回到家,不顾家里保姆奇怪的眼神,木成林将满是灰尘的半尊泥塑抱到了自己的卧室,然后叮嘱保姆,不要任何人打扰自己。
将泥塑轻轻放到床上,木成林用唯一可以动用的左手抵在泥塑的后背,然后用神识催动土地神牌,开始吸收泥塑当中的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是无法单独依存的,必须要有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一般就是各路神仙的泥塑画像,如佛教的金声铜像以及门神的画像,而土地神的载体就是随处可见的土地泥塑。
随着土地神牌的不停运转,大量的信仰之力被木成林吸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