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小时之后,爆竹响了,吴志一家人就开始入座吃饭了。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特别是鱼是过年时必备的。因为“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而在吴志的面前就是一道色味香俱全的鱼了。桌上还有着号称是中国魔水的健力宝饮料。
吃完年夜饭,就该拿压岁钱了以及包饺子了。
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虽然说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但是南方也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饺子的。
所以每到除夕,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而对于经商人家来说,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所以吴志家里的爆竹真的是很响很响,很多很多,足足点了半个多小时才算完,
屋外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放完了,接着就是放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