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想到她的反应会那么大——我们所分割的是她最憎恨、厌恶和恐惧的东西——露露承担父母亲被杀的那部分,比利承担被囚禁和殴打的那部分,玛丽安承担被强/奸的那部分。而我承担‘魔鬼’的那部分……”说到这儿,她脸上的笑容变得有点无奈:“你看,莉拉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异能者,她太脆弱了,又太敏感,她拒绝承认我们,根本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事情搞的一团糟,我差点控制不住比利和露露。最后我不得不请医生帮助我们——”
“他创造了你们。”
“他唤醒了我们,”莉拉纠正道:“你应该知道。所有的后继人格都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没人能创造出一个灵魂来,除了上帝,唯一能够令我们诞生的只有莉拉,霍普金斯先生只是让我们……”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寻找形容词:“分离出来。”
作为医生的儿子,撒沙当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在幼年时期受到了虐待和被漠视的人通常都会产生所谓的后继人格——这种人格是因为儿童无法反抗自己遭受到的苦难,以及被迫压抑自己的情感而产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幻想一个想象中的游戏伙伴,把自己的愤怒与不满充入到这个可信任的“同伴”里面,让这个“伙伴”来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譬如反抗,以及发泄过多的负面情绪。
很多父母都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的孩子突然大声尖叫,打翻碗碟,拉着猫的尾巴把它摔倒地上,但几分钟后,他会坚决地认为这些事情是另一个小伙伴做的。和他毫无干系。
他甚至能喊出另一个小伙伴的名字,描述出他的形象。
之所以大部分人长大后会表现的很正常,是因为他们接受了现实,他们不再幻想,主人格将会拒绝承认后继人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人格。第三人格)的存在。但只要诱因依旧存在,或者变本加厉,后继人格也会同样继续安然地活下去,他们只不过被厚厚的墙关起来了。
很多事情都能成为打破这堵墙的契机,被抛弃、被殴打、车祸事故、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