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平时吵吵闹闹的也是常事儿,你也用不着说他,一会儿俩人指定就有和好了的。”
但是她的好心却并不被别人所领情,刘氏在一旁闻言只是冷笑了一下,边炸肉段儿边风凉道上回童生试的事儿是博凯拖累了你家博荣,可大嫂当初也是一片好心的为博凯打算,谁会出后头那档子事儿?事后娘也训了大嫂,大嫂也去给你家赔礼道歉,还拿了钱儿给博荣看病,那你还想咋样啊?再心里不乐意也冲着大人去,咋能教孩子说这种杂七杂八的闲话?二嫂,可不是我说你,这件事儿可当真是你做的不对。”
方氏冷不丁的被说了个莫名其妙,刚要开口,就听见外面传来锣鼓唢呐的声音,屋里院里的乡亲和邻居全都往外拥,祝家人却是不能出去,全都到屋坐定,等着新进门之后才能出屋,为的是不当面冲撞上,免得以后关系不和睦。
不过孩子们却是不管这些的,都挤到门口去等着新进门,齐老五的端着个装了枣、桂圆、栗子、花生还有喜糖的笸箩,等着喜娘坐的马车到了家门口,送亲的人撑起伞遮住头顶,新娘子踩着染红的麻袋下了车,喜娘往祝老四和新娘子的手里都塞了红绸,然后引着人往屋里走,快要进门的时候,齐老五的就赶紧抓着笸箩里的往二人身上撒,村里的孩子们就围在周围捡,也有跳起来接的,一欢声笑语的热闹极了。
“新娘子跨门槛儿,过门以后没有坎儿。新娘抬脚跨马鞍,婚后平平又安安。新娘迈步进堂屋,来年哥儿哇哇哭。”齐老五的嘴里说都是一套一套的,逗得周围的乡亲都哈哈大笑,又全都夸她会说吉利话。
进屋之后,祝老爷子、老祝头和杨氏已经全在上头坐好,新郎新娘拜了天地,又把新娘子送到屋里,喜酒就算是正式的开席了。
因着是最后一个成亲,而且家的嫁妆也置办的体面,而且今年的收成不,杨氏手里的钱儿也使得大方,酒菜的都置办得很是体面。
刘氏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帮着摆盘儿,忍不住嘟囔道娘平时天天的哭穷,这会儿倒是真舍得花钱,当初我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