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感觉没什么可能,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怎可能还有那么穷的地方?随便到城市打份工,一个月两千左右不难!一年赚个一万几千很难吗?
陈逸凡的村子,也有年轻人出来打工,但是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几乎没有年轻人寂寞得住。男的刚发下工资就拿去潇洒,根本剩不下钱来。女的被外面的人一哄,加上不愿意回到家乡那种穷乡僻壤,很容易被人拐走当媳妇。
一些中年人倒是能经受得住外面的**,但眼界很低,整天生怕家里那几亩田地会荒废,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久而久之,大家对到外面发财也就心淡了很多。
走着走着,陈逸凡无意间看到路边不远的一座道观。
那是一座破落的道观,周边还长着荒草,道观的墙裂开,长着一棵成年人高的榕树,瓦顶则是一团团的青苔。
自唐朝佛门东进以来,中国本地的道教一直处于劣势。佛家的寺院一座比一座辉煌、佛像更是不断刷新高度,香火鼎盛。和尚那是一个比一个有钱,现在当和尚还得问学历,可见一斑。
反观道教,虽然不至于覆灭,但一直毫无生气,冷冷清清呆在角落,拜访的不是蜘蛛就是野兔。
当然,这种现象,跟道教无为的思想有很大关系。自己都不去争取,不去争那一炷香,难道真要老百姓求上门?那些道士,一个个玩低调,一年到头也不见几次人影,多了几分神秘。
正是这样,陈逸凡虽然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内心里面,还是更喜欢道教多一点。
如今,正是心烦的时候,看到了这冷清的道观,也就走过去。这种冷清的地方,少了都市的喧哗,往往能让心烦意乱的人平静下来。
走进道观的大门,就是一个天井,设计是道教非常喜爱的八卦井。这里除了他,一个人都没有,连道士都不知道跑哪里去,招呼的人都没有,难怪没有人来上香祈愿,能不破落吗?
更让陈逸凡哭笑不得的是,里面除了一座钟馗的雕像,居然居然什么都没有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