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数、背书等,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煎熬。
“简单来说,就是说一个叫麻姑的女子,从小就善良,虽然贫苦,但乐意接济别人。一次她得到一个桃子,给了就快饿死的老婆婆吃,最后老婆婆留下了一枚仙桃核。
她拿回去栽种后,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都养得很好,不仅能几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而且原来身上的小毛小病也治好了。
集镇上的老年人见麻姑这样善良能干,私下都说她是天仙下凡,每年三月送桃时就称她是‘麻姑献寿’。”
在古玩这一行,各种各样的故事非常多,前段时间,陈逸凡就接触了非常多。很多古董,它的背后就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桥段。陈逸凡觉得,或许古董之所以那么值钱,跟这些故事也有很大关联!
“哎!先不管什么故事啦!看看这碗值不值钱先。”
陈逸凡纳闷一下,没好气地说道:“你知道什么,值不值钱,就跟这幅画有很大关系。”
呃!听到陈逸凡这么一说,这幅画居然牵连那么大,众人顿时不敢出声,对那副不怎么好看的画也凝重起来。
陈逸凡这话可没有唬人,清朝出现的粉彩、珐琅彩等瓷器,因为彩绘的突破,让陶瓷注入了新的生命。这时候,彩绘往往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特点。看这些彩绘,往往能看出它的出身。
就拿这个碗来说,麻姑献寿图,通常是雍正、乾隆那两个时期的产物。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故事源于那个年代。麻姑献寿这个民间故事,源自南北朝的年代。只是雍正、乾隆两个皇帝在位的时候,这种图出现得比较多而已。
“另外,雍正、乾隆两个时代,这幅图也会出现差异。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
听到陈逸凡这么一说,其他人连忙数一下上面的桃子,居然有九个。
“这个碗是乾隆年代的?”叶夕对历史还是有点印象的。
陈逸平就不行,他知道这是清朝的皇帝,但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