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了董卓军中。现在诩重新问一遍当年之话,文忧以为董卓此人如何?”
李儒听得此问,呆了一呆,良久之后才长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莫非儒当年的选择错矣。”
贾诩说道:“董卓如一导死之人,文忧准备为他殉葬吗?“李儒听后,摇头叹道:“他毕竟是儒之岳父,”还没有说完,贾诩就冷冷说道:“当年的文忧是不会顾虑家小的,你跟诩是一样的人。”
李儒听了之后,叹道:“是啊,当年的李儒却是不会这样,但现在变了。你贾诩悄然是当年那个贾诩,冷静而果断,为求目的可不择手段。但我李儒已经有了顾虑,出谋不能以置身事外的心态考虑,看来荣华富贵当真会让人沉沦。”说完之后李儒连连叹气。
贾诩见得,叹道:“文忧,如今退路就在面前,是准备保住家小还是准备为董卓陪葬,就看你此时的抉择。”
李儒听后,愣了一下,继而问道:“文和说的是张绣?”见贾诩点头,李儒又问道:“张绣当真有取天下之能?”
贾诩平静地答道:“当年取天下之能的只有三人。”
李儒冉道:“是谁?”
贾诩答道:“张绣、曹操、孙坚。”
李儒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还漏了一个,刘备。”
贾诩听得,仔细想了一想,说道:“没错,想不到文忧对当日只在广宗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记忆那么深刻。不过这四人之中,能容下你我二人的,只有张绣以及曹操。但能让你我将才能完全挥的,恐怕只有张绣一人。”
李儒听后,问道:“文和就对张绣如此有信心?”
贾诩赞道:“武虽不及当年之楚霸王,但亦相差无几,文可安邦,又善纳谏言,且能忍让。得之一条,可为一方诸侯,张绣得其四,其不能取天下问何人能取
李儒没有立即回答,反而将长案上张绣所写的书信打开仔细观看,看完之后叹道:“文和还漏说了一点,张绣的识人之能。”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文忧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