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的下场,以曹操之精明。必不会学董卓,但他比董卓更难对付。”
法正听了一阵,终于言道:“主公,正以为当与曹操争天子,只要天子在主公手中,就有大义名分,亦可收拢心存汉室之人之心。”
法正说完之后,一向不会激烈反对的贾诩一反常态,立即出列说道: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众人本来都觉得法正所等有理,毕竟名正言顺这道理他们都懂如果得了天子,无论要讨伐何人,只需以天子名义宣布其为叛贼,自己再以堂堂之师讨之,先就在大义之上占了上风,这对增加自己军心以及削弱敌方,分化敌方都很有效,所以众人都不太明白为何贾诩要反对。
张绣却是若有所思,点头道:“文和且详细道来。”
贾诩说道:“天子乃是双刃剑,可伤人。亦可伤己,故此当考虑利弊。曹操得之,内可震慑世家,外吐以大义之名征伐各地诸侯,或有弊端。然利大于弊。然主公得之,内无世家可震慑。外则结怨于各地诸侯。须知道主公以及吾等多是关西出身,若是当日董卓乃是关东世家出身,只怕亦不会有十八镇诸侯共同讨之的后果,如若主公得天子,只怕会重滴当日董卓之复撤,故此诩以为主公不可得天子。”法正听得,辩驳道:“主公非是董卓之流可比,董卓**后宫,祸乱朝政,而主公素有爱民之仁义名声。而且如今关东诸侯各自战成一团。又岂会再次联手同伐主公。”
贾诩这时却是点头,说道:“孝直所言不差。不过要知道,得天子最大的好处就可占得大义名分而行征伐之事,孝直以为诩所言如何?”
法正点了点头,而后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贾诩接着说道:“如今关中空虚,主公只需从宛城出兵司隶,拖住李催三人的大军,再从宛城、上庸或是汉中随意一地出兵。相信取关中之地,并不太难,孝直以为否?”
法正再次点了点头,贾诩继续说道:“既然能取关中,主公下一步征伐之地乃是凉州,此略孝直亦曾言之。而凉州马腾、韩遂本来就是朝廷叛逆,讨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