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武将一边,就比较激动了,庞义、高沛一同指着黄权骂道:“竖子休得妄言。张将军不是背主无义之人。”
黄权见得,说道:“权只是为主公谋,就算张任无反心,但其与张绣有旧之事只怕坊间所传不差。当日有跟随张任同到南郑的士卒亦有言,张任与张绣之间的确是师兄弟。既然有旧,岂可重用。”
张松骖得,说道:“公衡此言差矣。就算子信张任字自编与张绣真是师兄弟,亦不能说明子信通敌。须知自古父子战场相遇亦有之,然亦未有闻子投父或父投子,双方亦只是克制忍让。不致兵戎相见。子信虽与张绣有旧,然先主公对子信亦有知遇之恩,子信为人耿直,先主公亦让主公信之并重用之,松以为子信不会行投敌反叛之事
刘璋点了点头,眼神之中的疑虑去了不少,问张松道:“那先生以为如何?”
张松又一次感叹刘璋的懦弱无断,如若换作其余诸侯,相信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但刘障还未能决断。张松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松以为,不若先让子信送来取汉中之战略,如若可行再兵不迟。如今张绣与马腾、韩遂联军大战于关中,双方之大战只怕无数年不可分胜负,主公可选最佳之良机以讨汉中。”
刘痒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有理。”说完招来身后亲随,低声吩咐了几句,亲随很快就进入后院。之后不久手上拿着一块绢布出来。刘璋示意亲随将绢布递给张松,而后说道:“此乃子信之前送来的书信,上写明了取汉中之战略,先生且一观。”
张松接过绢布,是一阵无语。打开绢布仔细观看之后,才说道:“子信此谋乃是避过剑阁雄关,而是西出阴平郡,再攻汉中,松以为子信取汉中之策可行。避过剑阁雄关,从阴平郡东出群山不远就是南郑城,如徐荣大军若来,大可退入群山之中迎敌,徐荣大军多是骑兵,不利于群山之中作战,子信此策可谓扬长避短,又绕过雄关,当是取汉中之妙策。”
刘璋听得,说道:“先生既然以为是妙策,不知以为何时出兵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