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就是在那时候见过翻车的模型了,隐约还记得当时有提及到翻车是古代农业一项很重要的工具。
张绣曾经于春耕之时下过田。虽然是有一点装模作样的意思在里面,但当时张绣亦观察过百姓所用的灌溉工具,是没有翻车的,当时张绣也没有在意,只是感叹了一下灌溉工具的落后而已,对于农业这些,他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过如今见到这真实版的翻车,张绣却不由得激动起来,连同方才所叫的那一声也甚是大声,使得周围的百姓都听到了。
这时,一名文士打扮,与张绣年龄相仿的人几步来到张绣跟前。问道:“这个兄台。你在何处见过此工具?为何得知它的名称?”
这话却是问倒张绣了。他自不可能明说,于是寻了个借口说道:“却是于书中见过,名称也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时,那名文士才觉得自己有些失礼。向张绣拱手一礼道:“在下马均。草字德衡,不知这位兄台名讳?”
张绣拱手一礼,答道:“在下张思,草字伯渊。”却是张绣取了张绣的绣字偏旁的谐音来作名。盖因张绣的名头太大了,报出来自然不好。
马均听得,奇道:“均亦看了不少书籍,却是从未见过书籍中有记载这翻车的,不知伯渊是从何观看的。”
张绣笑了笑。说道:“却是从宛城那图书馆处看到的,不过这书籍名称思也记不起了。若是有机会,思定当寻来与德衡兄一观。”
马均听得,洗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张绣却是奇道:“却是不知德衡兄从何处得知这翻车的制作,以思看来,这翻车从未用作灌溉。”
马均笑道:“此翻车却是先帝时一宦官先造出的,均于洛阳时有幸见到此物。不过当时此物的用途非是用作灌溉。均前日听到这位大哥有取水的麻烦。却是想到此物或有用,于是改良一番之后试之,不想果然能用,如今看来还是不错的。”
听了马均的话,张绣便笃定这马均肯定就是历史上将翻车用作农业用途的人,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