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找到了汤老九,自会赏柱子五十两银子,对这个惜话如金的茶客,柱子当然信得过,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前年,柱子在宝泉茶馆还真见过一回西城汤老九,那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中等偏瘦身材,背有点驼,脸色黑里透红,一双眯缝细眼,手里提着黄铜烟杆,不时吸上两口,一靠近,便闻到满身的烟味,传说中京城的头牌神秘线人,就是一糟老头,长得还真不咋的,可自从那次后,一年多过去了,汤老九就再也没来过茶馆。
听说西城汤老九行踪诡秘,要找到他,不是件容易的事,时间一长,柱子几乎绝了找人的念想。
一天,他在楼上包厢伺候,见青松阁包厢的门未关严,留着条细缝,便上去关门,走到门口,听见阁内两位客人在悄声说话,甲道:“我要见西城汤老九。”
听到“汤老九”三个字,柱子心里一动,便在门边站住了,侧耳细听。
乙问:“啥事?”
甲道:“为一桩案子。”
乙道:“若不是人命关天的案子,就别找老九了。”
甲道:“是大案,人命案。”
乙道:“好吧,三天后,到我家听回音。”
甲问:“还得三天后呀?!”
乙道:“那算快啦,老九忙,没空。”
甲道:“行,三天就三天,你住哪?”
乙道:“西直门灯儿胡同三十三号。”
也就是说,住在灯儿胡同三十三号的那个人,知道西城汤老九在哪儿。柱子高兴得几乎蹦起来,转身悄悄离开青松阁,把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尤一天。
第二天,金蝉子尤一天就去了灯儿胡同,并在三十三号的斜对面,租了一个四合院,在紧靠胡同的屋里打个小孔,用望远镜窥探三十三号大门的动静。
三十三号的大门,平时几乎没啥动静,住在院里的是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每天,也就只有他进出几次,少有人往来,偶尔有往来的,也都是些精壮汉子,从没见有妇女儿童进出过,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