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帝国海权 > 第9章 未知的未来,如何去改变

第9章 未知的未来,如何去改变(2 / 5)

而之后法国甚至甘愿在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上对英国屈服。而法国国内的布朗热主义也让德法关系严重恶化,而这种仇德思想在法国上层中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主导法国外交和殖民事物的政治家泰奥菲勒·德尔卡塞则是比激进的布朗热本人更加老谋深算的铁杆反德主义者,在他的推动下,以对德复仇为核心的国策先后建立法俄同盟,英法协约,一直直到1906年才利用摩洛哥危机把他弄下了台,然而仅仅3年后他又重新复出成为法国海军的执掌者。而在此期间自然也少不了英国人的推波助澜,正是为了德法成为世仇,英国政府才私下教唆、纵容、鼓励德国坚决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然而很显然,让德国在把阿尔萨斯和洛林拱手还给法国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就算德国可以短时间和法国缓和矛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是不可靠也不现实的。

而奥匈和俄国在巴尔干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沙俄对于获得巴尔干斯拉夫人区域的诉求无法改变。而《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以及奥匈越来越依赖德国的支持,而俄奥矛盾最终演化成德俄矛盾。

而俄土矛盾更是无解,俄土之间断断续续长达300年的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争端二字可以概述的了,沙俄对于黑海出海口的渴求从未间断,而1915年的《君士坦丁堡协定》协约同意战争胜利后让俄国获得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亚海峡,而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进一步满足了俄国获得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要求。而沙俄在1917年爆发2月革命并且沙皇政权被推翻后,执政的资本主义政党在得到英法承认两个条约继续有效的情况下继续投入战争之中,这样不顾国内死活的行动才使后来的十月革命顺理成章。然而俾斯麦的任期内对奥斯曼的偏袒和亲近,也同样导致俄国对德国的仇视。

而正因为俾斯麦的联奥和亲土政策,让德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几乎无解。

然后是意大利,奥匈,俄国和奥斯曼,这4个国家之间相互纠缠非常复杂。首先是意大利和奥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最小的,主

最新小说: 替嫁太子妃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南城亡事 城南政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