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不用在乎德国人态度,他们在地中海没有军事存在,因此只要俄国人不从陆地上进攻,那么对德国人来说这种放任的态度没有任何好处,也不会有任何坏处,而且真要说好处,他们避免了和俄国人在陆地上直接交锋不是吗?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俄国人现在正在干涉我们在埃及的事物,而他们的造舰计划正在稳步推行,而且我相信,这些建成的战舰主要都会集中在黑海。如果俄国人一旦突破奥斯曼人的拦截,那么对我们的地中海舰队将会是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不用在乎什么德国人,我们需要遏制俄国人。”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胡德阁下,帝国会做出反应的。”
就在约亨越来焦急,急得都快要火烧眉毛了的时候,英国人表态了,而索尔兹伯里的表态,仿佛及时雨一样浇灭了约亨的心火,也同时浇灭了德国高层的一点小骚动。
定下了政策的英国人反应很迅速,索尔兹伯里立即联系意大利、奥匈决定对俄国人施压,而眼看英国人出手了,正吵着开心的法国人也闭嘴了,俄国人的野心要受到遏制了,自己没必要再跳出去做坏人了。
1887年12月,英、意、奥匈签署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保证了三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的一致。而面对三国的联合军事威胁,俄国人退缩了,除了奥斯曼土耳其那一纸毫无意义的文书,俄国人什么也没得到,而自己一手“改造”的保加利亚落入了“改宗”的费迪南一世手里,愤怒的俄国人开始准备编制一张针对奥匈——如果必要再加上其盟友的同盟网。而《地中海协定》的三个签署国,就是俄国人的目标。而没有参加这个协定的法国,正在不远处向俄国招手。不过由于《德奥同盟条约》没有暴露,在此次问题中偏袒自己的德国,暂时还是可以得到俄国人的一点点信任的。而约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俄国和德国达成《德俄关税调整协议》,俄国从德国进口工业产品的关税下调10%,而德国作为回报,将从俄国进口粮食的关税下降25%,仅比1885年两国闹翻前的粮食进口关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