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倾设计,筒状桅杆也是典型的法国风格。
这就是历史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第一型有着前无畏风格的战舰——勃兰登堡级。由于受到基尔运河的通航能力,德国出海口的吃水深度等等制约,勃兰登堡级的排水量要比君权级小得多,而且选用了较小口径的主炮。其6门主炮也是当时看上去火力最强大的战舰之一。然而可惜的是,勃兰登堡级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此型军舰之所以特别出名,并非因为其装备6门主炮从而能看到全重炮战舰这一跨时代设计的影子,反而因为其283毫米的大口径架退主炮只能两分钟打一轮,多两门主炮显然不如多4门射速快的副炮来得实在。这也是前无畏时代大家都大量安装二级主炮的原因,也正因如此后续的凯撒·腓特烈三世级开始安装240毫米管退炮。更令人尴尬的是,由于中部的空间不足,勃兰登堡级中间的两门主炮采用了35倍径的身管,而首尾的两座双联装主炮则采用的40倍径。口径相同,倍径不同的火炮弹道曲线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无法共享射击参数。正是这一设计上的败笔使得勃兰登堡级不仅丧失了“准无畏舰”的光环,还成为了后世全世界海军发烧友们的笑柄。而参照法国人的内倾干舷设计更是让这级军舰的航行性能也不怎么样。可以说虽然勃兰登堡级拉开了德国海军进入前无畏时代的大幕,但是该舰的设计可以称得上失败二字了。
由于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建造了大选帝侯级一等铁甲舰,因此新设计沿用装甲盒防护布局,并且采用了新式轻型巡洋舰的旋转炮塔设计,还使用了150毫米管退副炮,比历史上的设计要好得多。不过也许是历史的惯性,新舰的主炮依然选用了283毫米40倍径和35倍径两种舰炮。
此时的283毫米40倍径和35倍径舰炮的研发和历史上专门为了勃兰登堡级研制不同,由于约亨的影响,海军没有了齐格弗里德级海防舰的建造计划,因此为其准备的240毫米35倍径架退炮也就没有开始研制。而出于海军对更大口径的长倍径火炮的需求,克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