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家都算。真正的区别是德奥系的算法是算整根身管的长度,而英美系算的是炮闩前端的长度,虽然大家都包含的了药室,但是英美系火炮不包含炮闩。
所以一般德奥系舰炮倍径上比英美系短上3-5倍径左右,具体差别看炮闩的长度。那门283毫米40倍径舰炮按照英美标准只有36.7倍径。
不过这不是约亨不满意那门283毫米sk-l40舰炮的主要原因,而是这玩意的威力实在太弱了。
历史上的这门炮是克虏伯公司建造11英寸级别管退炮的初次尝试,为了保险起见降低风险,这门舰炮除了采用管退设计而使射速上升到2发分外,性能上和10年前的283毫米40倍径mrk-l40架退炮的性能完全一样。
穿甲弹只有可怜的240公斤,虽然初速在当时的战列舰主炮当中傲视群雄,达到了820米秒。射速也高达2发分,足以藐视当时的所有的12英寸级主炮。
似乎该炮很符合德国人所认为的在北海的交战环境中高速轻弹和高射速在近距离交战中占便宜的想法。
但是,不去看当时各国的12英寸主炮,而是将眼光向下看,同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254毫米45倍径的mark-vi型舰炮,发射227公斤穿甲弹,初速810米秒,射速3发分。
知道坑爹了,威力只比10英寸级别舰炮强上一点,射速还没人家快,按照德国人的高速轻弹高射速思路你干脆直接用英国人的254毫米舰炮算了。
所以约亨决定抛掉这门没用的玩意,要求克虏伯公司拿出至少性能不落后于历史上拿骚级战列舰所装备的283毫米45倍径舰炮(英美标准的42.4倍径)。
当然,性能提高了,研发难度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且现在克虏伯公司连283毫米mrk-l40都没研制过,连个可参考的样本都没有,在这个口径领域完全是从头开始。要赶上德国海军第三级前无畏舰的建造进度,在1900年拿出完成品的难度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