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李鸿章寄往英国的电报刚刚发出,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又收到一封来自总理衙门的电报,明确提出“快船拟订四艘,海、户部共拨二百万两”,之后竟然还问了一句“价值敷否?”,并且一改上封的命令,“船式、炮位及放洋交银日期,悉由尊处订定”,将大权完全交给北洋裁夺,只要尽快将军舰买回来就行,字里行间,已显得方寸大乱。
而此时英国人还没有转变自己偏袒清国的态度,在第二天8月3号向日本公使青木周藏发出照会:“有关高升号被击沉一事,日本政府应该做好负全部责任的准备。”
龚照瑗立刻开始求购此舰,不过智利方面却不肯松口,到8月6日,龚照瑗通过中间商购入了阿姆斯特朗船厂的驱逐舰试验舰海蛇号,被命名为飞霆号,不日即可返回清国。
8月11日,李鸿章向德国提出购舰申请,此时驻德、俄、荷公使许景澄因为就帕米尔高原问题在俄国谈判,因此由驻英公使龚照瑗负责。
不过德国方面表示,我们新船没有,那艘船也是智利的,你们要,自己找智利人谈。要买我们的船,清单给你,自己选。
这份清单自然有约亨的参与,4艘萨克森级,2艘奥尔登堡级,4艘艾琳级,6艘卡罗拉级全部在列,虽然都是老船,不过至少全都安装了速射炮,要价也算公道。
在英国那边都和智利人谈不拢。更何况这别,因此虽然向智利人提出了购买请求。不过龚照瑗的主要主意力还是放在了德国人给出的清单上。
4艘萨克森级过于老旧,此时航速还达不到14节。直接被龚照瑗排除在外,剩下的12艘船清国方面则十分有兴趣。
此时才反应过来的日本发现清国已经开始在欧洲大肆购舰,一方面有青木周藏开始从中作梗试图破坏清国和智利之间的交易,另一方面开始和清国竞价。
日本人的主要注意力则放在了2艘奥尔登堡的身上,他们绝对不能允许清国拥有2艘比定镇二舰更强的铁甲舰了。
“卖,为什么不卖,只要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