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采用炮廓型主炮,并且不让副炮炮位被压的过低,因此我采用了形成长艏楼设计,这点在原本的设计上可以看出。”
说到这波珀停了一下,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接着侃侃而谈:“这样的话2号炮塔和3号炮塔就有了高低差,那么将2号炮塔后移,利用艏楼的上甲板落差,将两座尾炮塔高低叠放,这样中部的空间就可以让出来,同时节省甲板空间。”
没错,摆在约亨面前的是一份长艏楼,中轴线尾部背负式的3座双联装210毫米主炮的开创性设计。
拿出这份设计显然不会像波珀说的那样只是灵光一闪就可以了,背负式导致两座炮塔集中带来的重心后移,结构强度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不仅仅只是变一下炮塔位置那么简单的。
约亨并不是没有想过提早采用背负式布局,但是他对采用这种设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师能不能解决持保守态度,不过现在波珀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当然这样的设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第一巡洋舰队司令霍夫曼少将就首先提出了意见,毕竟新装巡建成后会配属他的舰队:“两座主炮集中在后部,这样的话向前火力就只有两门,而我看过原本你的另外一个设计,采用炮廓主炮的话向前火力拥有4门,而且4门炮廓主炮的重量比1座炮塔更轻,因此并没有看出这种设计的优势来。”
“我了解到克虏伯正在研制的最新式双联装炮塔采用的是电动机驱动,在旋转和扬弹上都比老式的蒸汽动力驱动更有优势。而如果采用单装炮廓,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效率。
其次,中部炮廓内的4门主炮都处在侧舷,受舰体横摇的影响较大,不如全中线布置。而且虽然在向前火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在侧舷对敌时的效率是最高的。而且主炮安装在炮廓内,那么副炮势必要下降一层甲板,太过贴近海面也同样影响副炮的使用。”对于自己的设计波珀有足够的信心。
其实不仅仅是波珀所说的效率问题,当大东沟打完之后,大家都开始排纵列一字阵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