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的大型舰艇订单而作罢。
虽然俄国人的这艘装甲巡洋舰下水后还是能腾出那个万吨级船坞的,不过面对日本方面两艘的订单就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最后日本人只能向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订购一艘,再由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提供图纸,在临近的威廉港皇家造船厂订造另一艘,当然,皇家造船厂得交一笔设计费出来。
不过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约亨大笔一挥,决定再扩建2个5000吨船台,2个1万吨船台,2个3万吨船坞,扩建计划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这让当初自作主张将船厂规模放大的卡普里维都大感意外。原本认为自己交给皇储殿下的船厂规模已经不算太小了,如果没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估计现有的规模完全够用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快速发展到产能不足了。
而带来这一切的则是因为造船厂有着优秀的舰船设计能力。卡普里维也只能感叹皇储殿下在海军方面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而另一边,还有一个客户也在考虑着向德国人购买军舰。
在日清战争中差点丢掉辽东半岛,整个满清政府都将日本视为心腹大患。虽然是五国干涉调停,但是出动海军进行威慑,陆军集结随时可以出兵干涉,又加上离的最近的沙皇俄国,自然成了满清政府眼中的救市主。
因此满清政府决定去抱俄国人的大腿,“联俄制日”,就连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也对此极为赞同,浑然没有想过自己这是引狼入室。
对于俄国人的邀请和劝诱,李鸿章前往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随后和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进行关于“清俄联合”的一系列谈判。
由于之前俄国已经获得了将西伯利亚铁路在清国建立的权利,将整个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次俄国人要求清国出动人力物力帮助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面对俄方的威逼利诱,并且还许以重利,李鸿章签署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