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几乎没怎么修改的情况下被通过。
而这一次,愤怒的德国国会毅然决然的批准超过第一次《海军法》两倍规模的海军扩建计划,英德海军竞赛就此拉开序幕,因此无论从哪点看,似乎、好像、可能、也许、大概是英国人自己破坏了英德关系?
那些声称是因为“克鲁格电报”导致英国人下定决心血洗布尔人的最后结论,是根据一个制造出这种颠倒黑白、奇谈怪论的强盗逻辑的思维定式:被害人遭难的原因不在于凶手的贪婪残暴,而在于旁边一个讲了真相的多嘴旁观者。
在约亨这个后世人看来,英国人在德兰士瓦所做的一切和后世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每次出来进行一次霸权展示的时候,重视有一些满嘴《国际法》的专家们出来论证这种行为的合理性,以引导旁观者得出受害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活该”的结论。
这些专家们似乎在一个问题上集体失明了:到底哪一条国际法允许一个国家公然排除自己的军队去侵略另一个国家,而且失败了还不许别人说?
不过强盗就是强盗,有借口要抢,没有借口创造借口也要抢,创造不了借口那就不需要借口继续抢。
现在腓特烈三世可从来没发过什么克鲁格电报,德国人可都是安安心心的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英国人不照样拿布尔人开刀了?
不过和那个光说不练的威廉二世不同,约亨向来信奉嘴上不说,手上要做。克鲁格电报捅了那么个大篓子,于是英国人把所有脏水都泼到了德国头上,而知道自己“伤害了亲戚的感情”的威廉二世在之后的布尔战争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旁观者。
结果在荷兰、法国、比利时、美国甚至英国自己都有志愿者支持布尔人的正义战争的情况下,战争结束后的英国还是把一肚子气撒在了德国身上。
那么既然如此,咱们什么都不说,但是什么都要做,也许没办法把德兰士瓦打造成阿富汗那样的帝国坟场,但是让该死的英国佬在非洲的土地上放更多的血,花更多钱,死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