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的介入,日俄双方最终还是决定坐下来谈判,地点还是老地方,朴茨茅斯,既然已经坐下来了,两个精疲力尽的家伙就算再唇枪舌剑,也不愿意再上战场了,所以能达成什么协议,就算看双方代表的谈判水平和美国人的从中斡旋了。
所以双方的谈判约亨只吩咐让驻美德国大使多注意,有什么变故及时汇报,然后就把这件事放到一边去了。
别人家的事情先放一边,不过自己家的事情约亨就得操操心了。
施利芬年事已高,已经决定在今年年底退休,因此自己要准备任命一位新的陆军总参谋长。
当然这个人不会是小毛奇,在这个时空依然作为皇帝的侍从武官晋升的小毛奇同样得到了约亨的喜爱,兴趣广泛,眼界开阔,更重要的是丝毫不像一个传统普鲁士容克军事贵族家庭出身的军官那样死板。
要不是约亨知道小毛奇的能力维持现状没有问题,但是面对世界大战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话,约亨也想任命他当陆军总参谋长,相比于其他古板的家伙,小毛奇这样精明灵活的人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和重臣显然更让人舒心。
因此精明听话的小毛奇在1904年被约亨任命为陆军人事部部长,把军官晋升、任免权放在他手里约亨放心,就和现在海军的人事权在波尔的手里一样。
而施利芬的继任者要有能力,而且支持东线作战思路,对于这个人选约亨心中早有腹案。不过在施利芬告老还乡之前,这位陆军总参谋长决定再为德国陆军留下点家当,也顺便继续提升自己呕心沥血制作出来的进攻计划的可行性。
因此施利芬对约亨提出了一个想法。
“你在开玩笑吧?我的总参谋长阁下?”约亨向见了鬼一样的看着眼前的施利芬,怀疑眼前的人是不是什么人假扮的。
“陛下。我并没有在开玩笑。”施利芬一脸严肃的回答到,但是对皇帝陛下的反应缺十分迷惑,自己提的建议有那么匪夷所思吗?虽然这么想,不过施利芬依然认真的解释到:“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