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安装的两脚架在降低重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副射手需要背负的物品,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更重要的是,该机枪的大部分部件都可以和我们现在正在换装的mg3机枪通用。我们认为通过验收后可以立即作为一线步兵装备。”
mg3,是勃朗宁制作的导气式长活塞行程气冷机枪,外观类似历史上同样出自他手的m1916a4重机枪,在勃朗宁开始研制导气式机枪后拿出来的成品自然是类似m1917这样的水冷机枪,但是同样使用水冷降温的m1917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的mg90马克沁面前基本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因此并没有得到陆军的重视。
不过在约亨要求减重减重再减重的要求下,气冷型号应运而生,很快得到了陆军的喜爱,并且在1903年被陆军采用,授予正式编号mg1903,简称mg3。原本装备部队的mg90则开始转行去做据点防守,工事火力这样的工作了。
不过对此依然不是很满意的约亨继续要求轻量化,作为陆军轻步兵的支援火力,也就是所谓的轻机枪使用。
因此在mg3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眼前的hk1904,当然,相比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几款轻机枪,如zb26、布伦,m1919a6这种从重机枪发展而来的玩意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轻机枪。
而且其重量甚至比一战的刘易斯轻机枪还重上3千克,但是约亨依然对其十分满意。使用和重机枪一样的弹链,不过考虑到步兵携带重量的限制和推进中需要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的考虑,改为使用75发单链,并且装在帆布弹袋内直接挂在机枪侧面的进弹口下方。
这样一来持续射击能力远胜使用弹匣的zb26和布伦轻机枪,同样优于使用47发小弹盘的刘易斯轻机枪,虽然低于使用97发大弹盘的刘易斯。但是弹链供弹无论在后勤还是可靠性上都更高,甚至需要时可以直接拿重机枪的弹链来用。
并且因为是重机枪发展而来,零配件的大量通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即使稍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