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皇帝陛下赞同这个意见,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我认为新舰炮的口径有以下几个要求和限制,第一、8门舰炮齐射的投射量要大于5400千克,第二、每座炮塔的重量应该和现在的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炮塔相差不大,既不要太轻造成浪费,也不要太重导致承受不了。第三、炮塔座圈的直径基本相同,对座圈轴承的要求不会提升的太多。所以我认为380毫米的口径,800千克以上的炮弹重量比较合适。”约亨笑着说到。
现在的德国可以说条件异常的好,新式三联装炮塔的研制成功让座圈轴承、驱动电机。承重结构都有了远超历史的巨大进步,历史上提尔皮茨对400毫米舰炮的质疑中也包含着能否造出符合要求的轴承的问题,从双联装305毫米炮塔座圈轴承跳到双联装400毫米炮塔座圈轴承的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陛下,从305毫米到380毫米这一步跨的太大了,我很担心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力量能否完成这样大口径的舰炮的研制工作。”虽然没有从皇帝口中听到那个最夸张的数字,但是提尔皮茨还是有些担心。
“完成是一定可以完成的,阿尔弗雷德。主要的问题是时间,时间上是否来得及才是真正的问题。不过我认为问题不大,如果研究能力不足,那就让克虏伯和斯柯达联合研制,在相当长一段时时间内,这种舰炮都会是我国海军的主力舰炮,让一家独揽另一家会有意见。而且也没有让一边研制力量不足另一边闲着没事干的道理。”约亨说到。
提尔皮茨认为305毫米到380毫米的跨度太大,这种想法其实在后世的军迷眼中也是很普遍的,但是仔细研究研究历史上德国人的舰炮发展史,就会发现其实德国人干的还真就是从305毫米一步跨到380毫米。
巴伐利亚级装备的SKL45型380毫米45倍径舰炮研制开始时间是1913年,装备舰艇是1916年。时间为3年,而计划装备马肯森级的SKL45型35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