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引起多大注意。但是由于约亨也记不住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具体经纬度,因此只能按照泰坦尼克号的航线和航速大致推算,最终导致在编队当时与泰坦尼克号相距65海里。
当然。海军到底能救起多少人并不是约亨关心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次行动将会让整个德国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同时也能争取更好的外部环境。英国佬每天和我们打嘴仗,现在我们救了你们的人。你们好歹给我安分一段时间。
不过相比于英国,约亨更重视的是从美国来的反馈。而相比于美国总统发来的感谢电,更让约亨高兴的是那些私人电报,在获救的人当中不少都是在美国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士,对于他们的救助将会换来美国各界的好感。总统没几年就会换。而美国民众的好感则将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德国海军此次的行动也有利的驳斥了英国人一直以来所谓的德国海军就是为了威胁英国海上安全的论调,积极正面的形象也让德国各界对海军的支持力度有所上升。
如此好机会当然要好好利用起来,不过吩咐完自己的意见后约亨并没有示意报告的人离开,而是突然说到:“马沙尔首相昨天向我递交了辞呈。”
很显然这个消息让房间内的人都大出意料,提尔皮茨皱了皱眉头问到:“陛下,阿道夫的情况有那么糟糕吗?”
“恐怕是的。”约亨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说到:“原本以为不过是场小病,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但是现在马沙尔已经不能下床了,昨天我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把辞呈交给了我。”
提尔皮茨眉头紧锁,皇帝的口气听上去很不乐观。马沙尔已经69岁了。这个年纪来一场大病想要痊愈的可能性并不高。
实际情况比提尔皮茨想的更糟糕,马沙尔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程度虚弱了下去,恐怕时日无多,不过现在说出来除了徒增伤感外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约亨并没有说的太详细。
“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得不考虑马沙尔的继任者了。”私人情谊先放一边,维持帝国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