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苛的政策,压榨出最后一丝的战争潜力。
因此此时德国不能摆出一副期盼战争到来的军国主义嘴脸,哪怕西线的德军马上就会先下手为强的给法国人一个惊喜,也要一口咬定是法国人先宣战,德国被迫应战的事实。
走出议会大厦。看到皇帝陛下的到来,广场上的人们开始高呼“凯撒!凯撒!凯撒!……”。望着挥舞着帽子高喊着“凯撒”的德国人民,约亨心中却充满沉重。对战争的到来充满渴望的是整个欧洲民族主义陷入狂热的体现,除了自己没有人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场多么残酷的战争。
类似的一幕也在巴黎上演。此时此刻,率先对德国宣战的法国已经变成了一骗欢乐的海洋,和俄国人一起夹击德国,彻底消灭44年来盘踞在法国人头上的阴影的伟大时刻终于到来了!
香榭丽舍大街上,军容齐整的法国士兵们正以最轩昂的姿态向所有巴黎市民展现出法国必胜的信念。深蓝色的制服上的黄铜扣子闪亮夺目,红色的裤子鲜艳亮丽,皮质的军靴踏在大街上铿锵有力。英姿勃发的法国士兵们在这一刻诠释着什么是军人的荣光和战争的浪漫。
品尝了44年的屈辱和愤恨,法国各界都对自己的军队能够痛击德国人充满了自信和渴望,此时的巴黎所有人都在为法**队欢呼!
这样这激动和振奋的一幕后来在巴巴拉?w?塔奇曼的《八月炮火》汇聚成这样的文字:法军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在大街中央,正满含深情的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顿时化作了胜利的欢呼。
类似的情景在整个法国的土地上上演,无数穿着军装的法国青年在人民的鲜花和欢呼中源源不断的奔赴前线,这欢乐的气氛仿佛像一场美丽的话剧一般。
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法国陆军的高层,他们也乐观的认为只要法俄联手,将能轻而易举的在几个周内击败德国。
“我们能在10天内动员150万军队,俄国人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