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爷风骚的谈吐,沈星辰就急着挂电话,感觉跟他多聊会儿,便会被他带坏的样子。
平时有莫老爷昆小妞两枚基友在宿舍叽叽喳喳的说着泡妹的那些事,沈星辰特么觉得烦,现在两人都不在,沈星辰又觉得宿舍冷清,怪不习惯。
“唉,还是工作吧。”沈星辰长叹了一声,便又埋头编写剧本。
拉投资拍《泰坦尼克号》这事儿,使得沈星辰有一种身心疲惫感,再到放弃翻拍《泰坦尼克号》,这个过程,沈星辰得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知道急之不得,虽然他知道自个满肚子的墨水,但别人却不知道,因此在此之前,他得把自己的才能一点点的解释给别人听,要从小成本拍起,一点点展示出来。
在国内的大导,无疑不都是这样走过来,张一谋早期文艺作品《活着》《秋菊打官司》,这些电影无不是小成本拍摄,文艺味浓,以小成本表现出自己的文艺眼光,成名后再耗巨资拍《英雄》。
姜闻亦是如此,早期小成本文艺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得到世人的认可后,再耗巨资拍摄《鬼子来了》
……
如此一想,沈星辰一方走出来就要拍耗几个亿资金拍大片,却不免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
沈星辰是相信他自己,但别人不信他,那等于白搭,累了他自己的同时亦累了别人。
沈星辰突然觉得自己翻拍《假如爱有天意》是一个错误,这部电影算来不是文艺片,太偏向于情情爱爱方面,忽略了国内的精华文化,上乡下乡那会儿的事。
或许正是因为翻拍《假如爱有天意》这部电影,很多电影公司都误会沈星辰,他终只是一个大一学生,虽有才却没有那些大导的岁月沧桑,御架不住高深的文化精髓。
并且他翻拍《假如爱有天意》把水灵昆小妞捧红,但他自己却没有能力留人,使得他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
深受上次的教训,沈星辰决定拍一部像《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纯粹的文艺片,虽说这部戏有很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