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震雷闻言点点头,但他没有对此事做出批示,只是对杨度道:“好,我知道了,你去吧”。
对于军队在对日作战中可能会遭遇到这种情况,萧震雷早就有预料,虽然日本的文化源自华国。但是日本人却做过相应的改变,而且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岛国人的思想和视野狭隘行决定了它必然会走向极端。
华军士兵受本国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影响不可能做出泯灭人性的事情出来,即便是身为士兵的他们。他们也都认为做事要留一线,因此许多士兵都有这种想法,能够俘虏就俘虏日军。向已经没有了弹药的日军开枪,士兵中有很多人做不出这种事情。于是他们用枪指着那些没有了弹药的日军士兵,让他们投降。有些日本人当场反抗从而被打死,但是有日军士兵极为狡猾,当时选择了屈服,却趁着华军士兵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反击,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这时萧震雷心想,杨度将这件事情向我的报告是什么意思?他难道是希望我做出批示?
萧震雷当然不可能对这种事情做出批示,无论做何种批示,对他都是不利的,要知道他是一国总统,如果批示不留俘虏,就等于是下令屠杀,一旦做出这种批示,如果被人翻出来,或者被后来人翻出来,极有可能被理解成是屠杀,是他下令屠杀的,这个黑锅他可不愿意背起来。
对于这次对日本本土作战的进度问题,萧震雷觉得有必要与徐绍桢进行一次谈话,实际上他当然希望对日作战的进展越快越好,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在日本的战事,可以节省很多军费开支,这对于华国这个新兴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庞大的战争军费开支将给内阁政府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也拖延了国家的发展速度。
但是从战略、政治和后勤补给上来说,他又不希望对日作战进展太快,第一个原因就如之前杨度所说的那样,如果对日作战进展太快,会影响他谋夺西伯利亚的战略部署,第二原因就是前方战事进展太快会造成后方后勤上的巨大压力,要知道现在华国的军事行动可不仅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