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还有什么脸面矗立朝堂呢?
不能,这个原则性的错误绝对不能认,尤其是不能让赵王来承认错误,要是这样,那就等于让赵王完全的放弃以前的强硬政策了。想到这里,虞卿再也顾不上和苏代纠缠,立马向赵王道:“大王!何须如此呀!秦王的面子就能值六座城,那大王的面子呢!议和而已,不是求和,何须我们出如此代价!左右不过是两国相争,兵戎相见而已!虽然秦国一时沾了点便宜,但是我大赵也不是完全没有一争之力了!实在要是到了危急关头,还有北边二十万精锐,总不能让秦人就如此占了便宜去!再说还有山东诸国,虽说齐国未必靠得住,至少还有魏楚两国,能眼睁睁的看着秦人尽占赵地不成!”
本来赵王丹真的有心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管自己如何的自欺欺人,实际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如今和秦国的和议都已经谈妥了,一切都成了既定事实,光是自己不承认错误就能掩盖过去的吗?可是现在一听虞卿这话,心里又有些活泛起来,似乎他说的也有些道理,这次举国碰撞,虽然吃了一些亏,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惨吧!
虽然长平的大军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但是秦国似乎也没有讨到多少好处。赵括虽然是被亲人算计了,错认了对手,但是本身的实力还是在的,即使是决策出现了错误,但是最后拼死一战的时候也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一战下来,秦军也是十伤七八!而且现在的秦军已经是举国之兵了,据说秦王已经是尽征十三岁以上丁壮才有现下的这些军队,而自己手上还有最后的底牌,那就是靠近匈奴的代郡的二十万精锐!就算数目有些虚,但是都是长年戍边的百战老兵,真论起战斗力来,岂是这强弩之末般的秦军可比的!
还有就是秦军虽说现在是占着赵国的土地,摆出了一副围攻邯郸的其实,但是反过来讲,真要在这片土地上作战,亲人不是同时也失去了地利了吗!地利,地利呀!说起来秦赵之间的争斗,秦国不也就是因为沾了地利了吗!因为早年就已经解决了西戎的后患,所以秦国能随意的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