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滑了下去。
1935年(昭和10年),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再度来到中国东北。他下车伊始,就亲自出马,动员军警,搞所谓“整肃纲纪”,“强化治安”,讨伐“土匪”,疯狂地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为此,他很快被晋升为陆军中将。1937年(昭和12年)春,他又当上了关东军参谋长。1937年7月7日,侵略中国华北的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东条英机立即率关东军进攻察哈尔省,超过长城,侵占了张家口等地,并炮制了听命于日本人的所谓“察南自治政府”。
“九·一八”事变前后,军国主义分子在日本内阁中越来越多,军部渐渐控制了日本政局。1938年(昭和13年)春,东条英机回到东京,当上了陆军次官,成为新任陆相板垣的助手。不久,他象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兼任海军航空本部部长那样,也兼任了陆军航空本部部长。11月28日,东条英机在“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发表了臭名昭著的演说。他扬言要准备对中国和苏联两国正面战争,而后全部占领中国。当时日本国内就有人对他的演说不满,认为一个陆军次官发表如此重要声明,未免有些轻率。经济界人士痛骂东条英机好似恶魔一般。
不久,这位“恶魔”又调任航空总监。他上任后大力强化和扩大侵华的日本航空兵。他对航空技术是门外汉,但为了表示对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的信赖,经常“勇敢地进行空中旅行”。他一方面吹嘘日本航空兵在“物的方面是出色的”,另一方面鼓吹发扬武士道精神。对于死在中国的众多航空人员的“遗族”,又是设宴招待,又是“祝愿各位能毫无拘束地参拜完”神社,以图换取一个“人情将军”的美称。
1940年7月,57岁的东条英机当上了日本内阁的陆军大臣。他在特任式结束后表示要“粉身碎骨以向克服艰难时局迈进”;他于就任伊始的深夜参拜在中国战场死去的“皇军将士”的神社,表达了他实行军国主义化的决心。同年9月27日,日本同德、意签订了《三国同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