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快是肯定的。何况最近几个月,宫中新进了一批年轻嫔妃,李二陛下少不得多些操劳,神思倦怠,日渐沧桑也在情理之中。
“参见陛下!”狄知逊和谢逸走到御案之前,齐齐行礼。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问卷,抬头从谢逸和狄知逊脸上扫过,凝视了片刻才轻声道:“此番两位卿家受苦了。”
脸上尚未完全消除的冻疮印记,以及风沙霜雪留下的痕迹仍旧十分明显,做不得假,加之此前接到的各种奏报,李世民见到不免慨叹。
也正是这一声慨叹确定了基调,谢逸和狄知逊都松了口气,皇帝陛下如此态度,言官的弹劾已然成为笑话。有没有大功劳和丰厚的赏赐不好说,但问罪肯处罚肯定是不会了。
“陛下言重了,不苦!”狄知逊的回答很谦虚,也算中规中矩。
“苦不苦朕心里有数。”李世民再打量两人片刻,低声道:“狄卿越发稳重了,逍遥……成熟了不少。”
谢逸到底还不满二十岁,实在算是年轻,经过此番历练之后,谢逸原本青涩的面容确实成熟了不少。
“怎么样?给朕详细说说草原上的情形吧?”李世民轻声道:“奏疏上虽然有写,但毕竟笔墨有限,描述不够详尽,朕还是想听你们仔细说说。”
“是!”狄知逊和谢逸齐齐称是,将草原上的见闻,尤其是一些关乎军事和政治的细节一一道来,详细告知李二陛下。
当然了,两人也不曾谦虚,毫不谦虚地将自己所遇到的危险讲述出来,但没有夸大,也不需要夸大。毕竟真实经历本就十分凶险,用不着夸大修饰,皇帝陛下心里有数。
李世民听得很认真,听到关于真珠可汗夷男本身,关于薛延陀的详细描述时,会很仔细地记忆,分析;听到西突厥人在其中掺和时,会有些愤慨,听到谢逸和狄知逊的惊险遭遇时间则是皱眉,神情会下意识紧张。
“这么说,夷男此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虽然打交道很多年了,但李世民却从不曾见过这个对手,只是从寻常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