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谢逸和权万纪见面了,就在大明湖畔一处小亭里,趁着阳光明媚,天气还不算格外寒冷,临湖喝个茶,晒晒太阳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此举也有坦坦荡荡的意味,这是权万纪的意思,大概权长史也发现齐王殿下对自己的不满,暗中盯着自己的举动。权万纪自觉自己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根本没有丝毫遮掩之心。
既然权万纪是这个想法,谢逸自然不会反对,自己又不是来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与权长史随便聊聊罢了。
身为晋王府长史和自己的同僚见见面,没什么不妥,当然了,此举势必会引起齐王府的猜疑。谢逸对此并不担心,只是暂时不想过度刺激齐王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历史上齐王李佑好像是贞观十七年造反的,但是现在才不过贞观十五年底,时间偏差有点大。也正是如此,让谢逸有些把握不准,也难以预料事情会怎样发展。
第一次,谢逸发展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减弱,甚至在逐渐消失。随着蝴蝶效应的不断发展,历史轨迹的偏差也越来越大,大到难以把握,难以有利可循。
今日之所以约见权万纪,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权长史和齐王李佑之间的矛盾到底有多大,或者激化到了何种地步。
在原本的历史上,齐王李佑举兵反叛的重要原因就是和权万纪闹翻,所以当时间线失去参考意义,这些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湖边聊了一会,会面就结束了,或许在有些人眼里,这样的谈话有些拘泥于形势,有些过于简单。
但在谢逸看来,本该就是如此,身为“钦差大臣”有些话是不能随便对外人道的。对老岳父徐孝德都有所隐瞒的事情,对权万纪就更是如此了。
值得庆幸的是。此番会面,该了解的信息已经全都了解,这便足够了。
矛盾尚未激化,在权万纪眼里。齐王李佑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孩子,有些偏激不听话罢了。他的策略热仍旧是教导,循循善诱,只是效果似乎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