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唐朝败家子 >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1 / 3)

<!--go--> 朝堂上随后没多久便有御史上书弹劾吴王李恪、英国公李绩和淮阳侯谢逸。弹劾的内容无外乎是三人直接有勾结,对朝廷和君王不忠,背地里意图不轨等等。

御史游风闻奏事的权利,捕风捉影,哪怕是口出污蔑之语全然不在话下,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谁也不能说什么。

被弹劾的人员也不能说什么,更不能打击报复,至于皇帝也不能责怪御史,尤其是大唐的御史谏官门时常犯言直谏,魏征之流让李二陛下吹胡子瞪眼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能怎么着呢?

为了当个贤明君主,就必须忍下这口气,当然了也顺便成全了长孙皇后的贤后之名,魏征也因此名声大震,成就一段君明臣贤的千古佳话。

皇帝尚且如此,大臣们就更不敢造次了,要是被人弹劾,那就得乖乖滴认了,然后听凭朝廷的调查,或自证清白,或论罪处罚。

本来只是传言,当御史谏官们将这些东西呈报到朝堂之上,那情况完全就变了,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齐王李佑的谋反可能有冤情,对于这样的洗地说辞,很多人没有当回事,主要还是关注另外的几个当事人。

吴王李恪、英国公李绩、淮阳侯谢逸他们该当如何?

按理说遭到弹劾之后,官员们通常会暂时放下职权,乖乖回家闭门谢客,等待朝廷的调查,以示坦荡。

这是历来的规矩,但是这次……

关键是这几个人现在都处在关键位置,且都在进行很重要的事情,平定叛乱这样的事情能说停就停?

阵前换帅?

先不说会不会影响军心,派个人前去替换也是需要时间的,能不能来不及,会引起多少麻烦?这些情况都显得极为特殊,何况还牵涉到手握重兵的英国公李绩。并州的数万大军都在他手中,是将士信服,皇帝信赖的柱国大将,岂能因为一句话说换就换?

并州要是出点事情。后果完全不堪设想,但这不在御史谏官们考虑的

最新小说: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