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鸿说道:“慕书记,我认为很有必要。我们对干部的任免,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一个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群众。县委任命了一名优秀的干部,能够带领群众早日富裕反之,一名不合格的干部就有可能让群众都受到他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些干部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就是非常必要的。”
周云舟随即说道:“刘部长,我认为没必要多此一举了。这些干部是经过我们全体县委常委共同研究讨论的,我相信大家对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倒也不是周云舟一定要针对刘伟鸿,而是周云舟觉得刘伟鸿实在太能折腾了。刚刚上任,就玩出这许多新huā样来,岂不是故意要贬低他这个前任的组织部长吗?
此番干部调整,你要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一个二十来岁的新丁,刚当上组织部长就显示出自己的强势,已经很不错了,何必总是要标新立异?身在官场,凡事标新立异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上级领导会喜欢一个不好掌控的下属。
想当初周云舟刚当上县委组织部长的时候,那个才叫小心谨慎,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周书记,我不是说县委领导对这些干部不了解,但毕竟我们没有跟这些干部在一起工作生活,对他们的了解,多数时候都是比较间接的。对他们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他们工作的结果,各类报表得知。日常生活中偶尔的接触,所得到的印象,不一定很全面。真正对他们了解的,肯定是那些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同事,以及周围的群众。我认为,进行一个月的公示,发现有比较严重问题的干部,我们重新考察,重新研究,没有发现比较严重问题的干部,那就可以任命了。对这些干部本身,也是一种爱护。尤其重要的是,可以让广大的干部群众都参与到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中来,这个才是党内民主的真正体现。”
干部公示,也是刘伟鸿借鉴后世的方。虽然说这种模式不是万能的,也不能指望单单凭一个干部公示便能尽到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