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强者。何如结盟弱者,比如张士诚之流?先联手弱者,一起吞食强者。既灭强国,然后再决战弱者,是不是会更省力气?”
方从哲道:“卑职又请为殿下分析群雄之形势。”
“请讲。”
“察罕,据陕西而有晋冀,坚有崤函之固,悍蔽大都之,居高临下,出则席卷天下,退则足以自守,是为天下之脊也。
“吴国公,占金陵而拥江淮,险有长江之阻,横断南北道路,四通八达,下则囊括江南,上则并吞北国,是为天下之腰也。
“我海东,连关外而坐山东,以辽东为依托,显锋芒在中原,虽侧居天下之东方,西出可击大都之,南下能通南北之道,是为天下之臂也。
“至于士诚、友谅、国珍、玉珍、有定诸子,无非或为腿、膝,或为脚、趾,其国虽富,其人虽众,无所用力处也。
“今天下大势,盖此三分是也。我海东既然外有察罕之强敌,若要选择结盟,当然便只有选择吴国公了。臣也孤陋,却也只听说过,择其贤者而邻居,从来没有听说过,选其无用者而为盟约。如果不选择吴国公结盟,却去选择与张士诚等结盟,那么,山东必不能守。殿下渡海而来益都所图之事,也必然便会因此而前功尽弃。
“又,殿下以为,择吴国公为盟,或会有与虎谋皮整理之忧。以卑职看来,此实为杞人忧天。时局总是在变化的,到时候真的展到这一步了,再说不晚。何况,现在殿下以区区山东之地,就有敢与李察罕争锋的勇气,吴国公虽强,又有何惧?试问殿下,李察罕与吴国公相比,谁为虎焉?”
“方主事所言甚是。你以脊、腰、臂为譬喻,我听起来觉得很好。你能再详细地阐述一下么?”
“卑职又请以此三喻,为殿下分析群雄之短长。”
“请讲。”
“脊者,天下之坚硬处也。日前,殿下与察罕益都激战,长达两月,最酣烈的时候,宇内之群雄无不屏住呼吸、翘起脚尖,敬畏地远远观看。则,殿下对秦军之硬,应该是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