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知事则为刘六。刘六,即刘福通之弟。韩山童既然已经死了,刘福通又杀了杜遵道。他的弟弟且掌管着枢密院。刘福通的权势自然就是炙手可热。呼风唤雨,足可一手遮天。
同为丞相的盛文郁,也是白莲教中的渠级人物。见刘福通势大,自知难与争锋。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盛文郁打下了曹州,建曹州行省。随后不久,乃去丞相职,改任行省平章,专门坐镇曹州。
曹州,即今之菏泽。在山东西部。刘福通三路北伐的时候,中路军即是从此处遣派出去的。攻入陕西的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诸将,本即为盛文郁的旧部。次年,龙凤四年十月,孛罗帖木儿统领诸军来袭,盛文郁抵挡不住,才新建了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曹州行省就此便又宣告陷落。
曹州行省陷落不久,盛文郁即病卒了。他没孩子,收养了一个养子,原名马鉴的,当时盛文郁卒时,这孩子才不过十四岁。受盛文郁部下拥护,代领其众。现也居在安丰。有个官衔,任职在枢密院,是为同佥。
邓舍问那使臣,说道:“你此去安丰,可曾有去见盛鉴么?”盛鉴,就是马鉴。他是盛文郁的养子,所以“冒其姓”,用的盛文郁的姓氏。
那使臣答道:“盛鉴,寿春人。与臣是老乡。臣谨记主公的吩咐,去安丰的次日,见过皇上与刘太保等后,即备下了一份厚礼,前去求见过了盛鉴。也遵照主公的吩咐,并没有与他多讲甚么,只是闲谈风月,说些家乡旧事。倒也是相谈甚欢。盛鉴虽年少,却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寿州距离安丰不远,两地可谓乡里。隋时,置寿州总管府。唐时,辖安丰、寿春等县。宋时,寿州同为寿春府治与安丰军治。入蒙元,属安丰总管府,治寿春。
宋政权把都城迁去了安丰,海东派使臣去,当然是选择一个熟悉安丰情况的当地人最好不过。经过甄选,选出来的这个使臣,不但是寿州人,而且本为关铎旧部,与安丰的许多文臣武将都是本就相识的。所以,虽然要论嘴皮子的伶俐程度,此人远不及方从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