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兖州军队的试图救急,目前的结果是海东略胜一局,但在双方都智谋百出之后,在敌我皆有智将坐镇之后,在好像智谋无法起到决定作用之后,现在可用的,对海东一方来说,也就是只有以力取城了。
故此,庆千兴做出了引敌出城、促敌野战、在敌之援军未曾尽数抵达、尽数准备好之前,借机克城的决定。兖州的地势,河水交错。要想要引敌出城野战,要便是得选择一个好的战场。
庆千兴把战场选在了城南。
放在城东不行,城东边是上有泗水、下有沂水,地方太窄,转折不开。城北也不行,城北距离宁阳不远,宁阳现在益都手中,贺宗哲再蠢,也不会贸然出城、将自己陷入腹背受敌之局。城西更不成,一则太远,二来邻济州、巨野等地,是兖州的大后方,对海东不利。
只有城南。先,有大片的开阔地面,足够野战。其次,贺宗哲如果出城,肯定骑兵先,城南的地形也有利骑兵活动。再次,城南乃是庆千兴、杨万虎、李和尚诸将的大营,驻扎了海东主力万余人,看似人很多,从常理推断,也许贺宗哲会不敢来,但只要用之得当,却也足为诱饵。
在得到泰安的军文答复后,——赵过同意了庆千兴的野战方案,兖州城外的益都诸将遂按庆千兴之计开始施行引敌的计策。
庆千兴的计策其实很简单。怎么才能把主力大营变成一个可口的诱饵?又怎么才能够使得贺宗哲无视益都大营万余人的威胁而敢于出动来犯呢?无它,唯有一策。“自乱”。装作营啸,故意出示己病给贺宗哲看。
所谓“营啸”,也就是炸营。在冷兵器时代虽不常见,但却也是不少见的。
三国曹休伐吴,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前宋救援太原之战,因为传闻宗翰来了,引二十万大军营啸溃散。越是军马多的营地,越是容易引起“营啸”。上万、乃至几十万人驻扎一处,士卒们都是提着脑袋上前线的,压力很大,通讯也很不方便,尤其是夜间,只要一营乱起,如果主将弹压不当,很快就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