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就是多隆阿此刻手心中唯一还握着的一支马队。也是当初天津之战时。随着多隆阿冲锋的那支骑兵的残部。
从响潭往北,转而再向东,有一条山间小道可供人马通过。这些山沟沟中住的也有人家。满蒙一家亲,居庸关二百年没染过刀兵了。一些山间洼地有了百姓村落,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山民用自己的叫在居庸关的山岭当中趟出了一条狭窄的小路,这个时候却成了清军马队,万一事情不济,还能后退回居庸关的一条生命线。
次日。又一批秦军到来。约有一千多人,待了一批辎重打车,还拖拽着十多门小炮。清军马队继续默默地埋伏在响潭。并不知道自己早已经暴漏了踪迹!秦军的侦查大队早已经从檀峪进入了大山之中,顾及再有一两天时间就能截断这支旗兵的退路了。
时间又有一天转过,又一批辎重进入了秦军前锋部队中。但清军马队依旧保持沉默!
直到秦军先头部队抵到南口后的第三天中午,一大队二三百辆马车组成的长龙样儿的辎重队,在几百秦军士兵的押送下,不紧不慢的从后方开往前线。
清军马队终于动弹了。
因为这队辎重规模的庞大,因为这队辎重当中,一些马车后头拖拽着一门门大炮。
居庸关清军最怕秦军什么?不就是大炮轰城么。经历了天津一战之后。所有清军对于秦军炮火的凶猛都是心有余悸。现下马队看到辎重队伍不仅规模庞大,连大炮都待了十几二十多门,此刻不动手还更待何时?
两千多骑兵的出动,动静是很大的。何况南口向南的地势是比较平坦了。清军马队从响潭悄悄向秦军辎重队伍移动,在暴漏目标之后,打马向前,漫步小跑。
秦军辎重队伍中,一个中尉打扮的三十岁汉子,高高的站在当头一辆辎重马车的车顶儿上,对着清军马队从来的方向细细打量着。然后一步从顶儿上跳下,又趴在地上,耳朵细细听着动静。
这人叫夏长发,是马匪出身。机缘巧合进了军情处北京站,现在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