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
紧接着,当英国与德国的矛盾公开化的时候,当中国传出皇帝可能病了的时候,德国的小弟奥匈帝国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胃口,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本地居民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省份,也算是德奥对于意大利的支持。按照当年的《柏林条约》,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顺带也阻碍了塞尔维亚在该地的扩张,自从沙俄倒塌之后,经济军事发展迅速的塞尔维亚成为了斯拉夫人的带头大哥,尤其是在巴尔干地区的南斯拉夫人中,影响力重大。奥匈帝国吞并这两个省,作为他们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对此塞尔维亚感到非常不满。圣彼得堡政府就此向维也纳提出抗议,塞尔维亚甚至动员了军队。波、黑两省民众也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奴役,强烈要求与同种族的塞尔维亚合并。
奥匈帝国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10年5月,奥斯曼帝首先退缩,在德国的支持下,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协定,以40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宗主权,这使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对圣彼得堡和塞尔维亚的态度更趋强硬。
最近几年在北欧和东欧问题上,德国与圣彼得堡政府闹得很不愉快。圣彼得堡政府越来越表露出自己对英法的倾向。
6月,德国向圣彼得堡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圣彼得堡政府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圣彼得堡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圣彼得堡进行严格的经济制裁。圣彼得堡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7月1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
可这就像是一场战争的预演,波斯尼亚危机使圣彼得堡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德奥同盟和英国、圣彼得堡在巴尔干的争夺,也使巴尔干地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