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叹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却是惹恼了你义父王司徒,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司徒还是不同意,结果蔡邕死在了监狱里。长安的学子百姓对其害死蔡邕的行为甚是不满,多有骂之者。”
“什么?!蔡伯父被义父他害死了?怎么可能,二人是多年好友,怎么会……”貂禅震惊的念道。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了,嫣然,你认识蔡邕?”
“蔡伯父和妾身义父乃是多年好友,相互间常有往来。后来妾身被我义父收养。居在司徒府上,多次得见。蔡伯父有一女,名琰,小妾身一岁,乃是妾身的闺中密友。既然蔡伯父遇害,那蔡琰她……夫君,蔡琰她怎么样了?”貂禅说到这,双手紧紧的抓住黄逍,急切的问道。
“这个为夫真的不知道!”黄逍遗憾的说道。不对啊,按说既然是闺中密友,应该称字的才对,怎么嫣然称其为蔡琰?“嫣然,蔡琰可是蔡文姬?”
“蔡文姬?这是谁?蔡琰妹妹未曾许嫁,还不曾有表字,应该不是一个人。”貂禅疑惑的道。
“未曾许嫁?不曾有字?”这是怎么回事,蔡琰不就是字文姬么?
“是啊,按照习俗,男子二十岁弱冠时方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蔡琰妹妹尚未许嫁,自然不会有表字了。夫君为何如此问?”
“呃……只是听说长安有一人叫蔡文姬,为夫还以为是一个人,故有一问。”还有这等习俗,不是貂禅说我还真不知道!如此说来,蔡琰还未许嫁,那……对了,蔡琰远嫁河东卫仲道时好象是十六岁!
“夫君,那现在长安情况怎么样?”貂禅心忧好友的安危,拉着黄逍的手,问道。
“你义父王司徒杀了牛辅之后,董卓的部下都四散逃出了长安,李傕、郭汜、张济三人上了奏章请求赦免,你义父却不准,执意要杀这三人,这三人被逼无奈之下在关外纠集了董卓的余部六七万人,并且联合韩遂的汉羌军杀向长安,在长安城外与吕布打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