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如果不是曹丕急于寻求道义上的支持,他又怎么可能渡过那个难关。只要陈兵江岸,他就麻烦大了。现在的曹睿可不是当年的曹丕,他处事果断,明于是非,不可能再上他的当。而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他也不像刘备那么冲动,他完全有可能和曹魏化敌为友,联手攻击东吴。哪怕只是像现在一样牵制牵制,不真正动手,也足够东吴紧张的了。
孙权不得不考虑这个后果,仔细权衡诸葛亮可能采取的措施。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的时候,辅国将军陆逊送来了消息,蜀汉军加强了安桥塞的戒备,有大量的斥候进入吴国的疆界,似乎有大的举动。经过斥候打探,房陵一带正在大量打造军械,而主持这项事务的人正是刚刚在关中建功的魏霸。
这个消息证实了费祎的话,但是只证实了一半:蜀军将从房陵方向出兵,是否以宛城为目标,现在还不好说,看这架势,倒更像是以吴国为目标。
孙权紧张起来,立刻召见费祎,责问他为什么蜀汉会加强安桥塞的戒备。
费祎很坦然的回答了他一句话:我们加强安桥塞的戒备,正如大王增兵西陵,都是很正常的事啊,有什么好奇怪的?
孙权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又问道:“魏霸……真来房陵了?”
费祎有些犹豫,似乎不太想说,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点点头:“是的,他是丞相派来协调房陵战事的代表,而且他在关中打造的各种军械,在关中攻防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丞相希望他能在宛城之战中,同样发挥出色。”
孙权和诸葛恪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不寒而栗。魏霸是蜀汉年轻一辈中少见的人才,去年,他挫败了司马懿的奇袭,保住了房陵。今年,他在长安,仅仅用两万人就牢牢的占据了长安,让曹魏十多万大军不能前进一步。这样的人到了房陵,作用不下于一万精兵。不管他的目标是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魏霸离开关中,证明了费祎所说的情况属实,关中战事胜负已定,曹魏在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