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对他早有不满,只是无路可去,只好忍气吞声。现在情况不同了,江东是吴国的江东,更是大汉的江东,他们离开江东,到其他地方任职,而孙权无法阻拦,他们何乐而不为。失去了江东世家的支持,孙权还能支持多久?
如果说魏霸赖在豫章不走,强占长江水道,主要是针对吴国的军事和经济讹诈,那么征辟江东人才入仕,就是对孙权釜底抽薪。一旦此计顺利实施,孙权就再也不可能恢复元气,只能俯首听命。
最后,征召大量的外地人才进入蜀汉朝堂,还可以对那些观望的人予以警告。即使是大将军府已经无可争议的压过了丞相府,还有相当多的人或者是心向诸葛亮,或者是不看好李严,保持观望态度,不肯明确依附李严。现在李严要征召江东人入仕,争夺官爵,他们还能那么镇静吗?等大量的官职授予江东人,他们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好处之外,这还是对诸葛亮进行持续施压的一个妙计。诸葛亮身体本来就不好,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更无法安心养病。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局势的分析反制,劳心劳力,必然导致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对早点除掉这个强劲的对手非常有利。
这是一举四得的妙计,李严一听就连呼妙计,同时庆幸诸葛亮当初要杀马谡,要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得到马谡这么高明的智囊,其他书友正在看:。如果马谡现在还在诸葛亮身边,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可言,魏霸也未必是诸葛亮的对手。
李严接受了马谡的这个建议,并迅速实施,发文给李丰、孟达和魏霸三人,要他们推荐江东人入仕。这么大张旗鼓的造势,不仅是给孙权增加压力,更是对李丰等三人的一个奖励。按照大汉不成文的习惯,被他们推荐的人以后一辈子都会感激他们,甚至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部下,这可是一个培植自己势力的大好机会。借着这个机会,李严可以不动声色的利用手里的权利,尽可能的增加李丰的实力。
通过朝议,这个建议已经成为朝廷的决议,公文发往荆州、交州,江东人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