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难道我军此刻还有夺回彭城的实力吗?”
诸葛亮眯起了眼睛,盯着顾谭。顾谭面不改色,挺立当场。诸葛亮有些意外,在他印象中,丞相府里从来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敢和他对峙。不过,他虽然生气,却也听出了顾谭的意思。
你有证据证明这件事和魏霸有关吗,就因为邓艾等人是魏霸的旧部?恐怕无法服众。现在负责东线战场的是马忠,马忠有救援不及的事实,一旦魏霸不服,反咬一口,马忠也逃不了干系。
这是从政治得失上来看,从战事本身来看,同样不宜把事情闹大。
江淮一带,向来就是南北争锋的战场,魏国有骑兵优势,利于长途奔袭,机动性非以步卒为主的汉军所能及。有大江为堑,不擅舟辑的魏军同样无能为力,只好望江兴叹。这是近三十年来的战事证明的结果。周胤、丁奉突入彭城,这才打破了这个常规,可是随后的彭城之战证明,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储备的情况下,这可能未必是一个好事。特别是在骑兵受损严重的情况下,继续坚守彭城,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与其如此,不如就此放弃彭城。
现在,邓艾他们弃城而走,恐怕就是知道长期坚守的不易,主动弃城,顺便给马忠出个难题。马忠如果想重新夺回彭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攻下来了,也未必守得住。既然如此,不如承认现状,让马忠坚守广陵,反而来得更实际一点。非要斗气,也许正中魏霸下怀。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东线的情况其实是常态,之前占据彭城反而是意外。认识到这一点,与其弹劾魏霸,把这件事扩大化,不如将计就计,把注意力放到西线来。先将魏霸搁在一边冷处理,等解决了李严之后,魏霸独木难支,想怎么处理他都可以。
只要不意气用事,就必须承认顾谭的建议是最好的。比起和魏霸纠缠不清,这么处理更有弹性,更能掌握主动权。事实上,你不弹劾,大家也能清楚这是魏霸搞的鬼,弹劾他却未必能有确凿的证据,一旦魏霸不服,说你是诬陷,反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