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官官相护。
再加上恩荫授官,就出现了官天下的局面,这些士大夫都是亲戚加亲戚,盘根错节。随便处置一个士大夫官员,很可能就是另外十几家官员的亲戚。
另外十几家再动用其他的亲戚关系,那就牵扯到了整个士大夫阶层了。
自己的家人被杀,被罢官,还要他们去动刀子,他们哪里会肯?
他们也不会开皇帝杀士大夫的先河,今天杀了这个,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
历史上,赵顼想杀苏轼,不论是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纷纷为苏轼求情,连两宫娘娘都出动了。皇帝这个刀子还砍得下去吗?
熙宁变法,王安石与司马光两党相争,但都不曾向对手下刀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贬黜地方。原因就在这里。
大宋,看似是在加强君主集权,事实上也反应了君主权力的衰弱。
到了明朝,皇帝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得不拉起一帮太监对抗以内阁为中心的士大夫。
在帝制国家里,皇帝始终是国家的象征,只有皇帝才会真正关心这个国家的命运。皇帝发不出声音,这个国家也就名存实亡了。
赵顼要做的就是要在士大夫阶层之外,另外拉起一批自己的势力,单单靠皇帝一个人面对整个士大夫阶层是不现实的。
整个国家都牢牢地把持在士大夫阶层手里,想提拔一批新人抢他们的饭碗,想都别想。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就算能拉起一批新人进入朝堂,估计很快就会被士大夫阶层淹没。不用多长时间,这批新人就很可能成为他们的家人。
若是士大夫真有国家主人公的意识,那宋朝也不会亡于外族之手了。大部分的士大夫,除了无所事事,借着特权搞土地兼并,安逸享乐外,就知道赋词押妓。
文德殿,尚武房。
“圣上,王安石秘奏。”李向安看着正在举着石墩子打熬力气的赵顼,兴奋地说道。
半年内,赵顼几乎每一天都会问李向安,是否有王安石的消息。
半年了